巧识字 有魔法
巧识字 有魔法
范小红
识字是小学生阅读和写作的基础,是提高语文素养的基本要求。识字对于低年级的孩子来说,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。一年级的识字教学,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的特点,遵循汉字教学规律,采用多种形式调动学生识字的主动性,促进学生自主识字,使学生感受到识字的乐趣。在努力学习各种识字教学法之后,我认为要还识字教学于精彩,必须集百家之长,将新课标的理念融入其中。
一、字理识字,追溯渊源
字理识字遵循从感性到理性的认知规律,在识字过程中,追本溯源解析字理,把由点点划划组成的方块汉字変成形象生动的图画,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,加深对汉字构形的理解,使学习者不仅机械识记,而且能够进行意义识记,减轻记忆负担。
在一年级下册的《识字4》中,在韵文中ー下子包含了带"虫"旁的12个形声字,其中11个是要求会认的。教学时,我们先请学生找出这篇韵文中所写的昆虫,然后依次出示“蜻蜓、蝴蝶、蚯蚓、蚂蚁、蝌蚪、蜘蛛"6个词让学生认读。在熟读了词语之后,问学生:看看这些字,你有什么发现吗,学生立刻就说出了它们的共同点一一都有"虫"旁。我们再请学生读这些词,继续说他们的发现,不一会儿,学牛就了解了这些形声字的音、形、义,或模入或清晰地感受到了形声字的构字规律。
古典语言不同于白话文,有时一个字不只是一个字,还代表一个词短语,甚至一句话。《池上》一诗只有短短20个字,却让一个纯真、顽皮的小童形象跃然纸上。诗中最能体现孩童形象的词语就是“偷采”一词。我在教学时,运用字理识字的方法,通过字形演变的过程帮助学生理解。“采”是一个会意字,甲骨文 它就像是一只手正从树上采摘果实。因此它的本义就是用手指或者指尖轻轻摘取。那么“偷采”一词就是悄悄地用手指去采摘莲花。我趁机问孩子们:“孩童悄悄地采摘白莲,生怕被别人发现了,心里忐忑不安却又觉得十分好玩。你觉得他是个怎样的孩童呢?”从而让学生感受小孩偷来白莲又不知隐藏踪迹的顽皮和可爱,最终达到背诵古诗、积累古诗,体验古诗韵律美、意境美的效果。
这样的识字情境仿佛经历了祖先造字的心理流程。细腻的观察、丰富的联想、入微的描摹,从无形的意识到有形的汉字的物化过程。汉字表意特征的本质便昭然于学生眼前,文字的内涵深深触动了学生的心弦,继而化作点点细雨,了无痕迹地内化与学生心中了。
二、自主识字,自得其乐
《语文课程标准》指出:“识字教学要将儿童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,同时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,注重教给识字方法,力求识用结合。”因此,我特别注重将一些识字方法在平常的教学中渗透给学生,使之逐步形成自主识字的能力。这是我在教学《影子》一课时的教学片断。
师:(出示《影子》这一课中“我会认”的11个生字:影、前、后、常、跟、着、黑、狗、它、朋、友)同学们,别看这些生字又多又难,但只要大家开动脑筋,就一定有办法记住它们!
(学生纷纷举手,说:“我有办法!”“我来说!”……)
师:别着急,先把你的好办法在小组内交流一下吧!
生:我是这样记住“朋”字的:天上一个月亮,水中一个月亮,它们是好朋友。
师:你的顺口溜编得真有趣!
生:我编了一个谜语,请大家猜:帽子底下藏着一把刀。
(谜语刚说完,就有不少的孩子举起了手,抢着说:“是个‘它’字!”)
生:我用换一换的方法记住“跟”字,把我们学过的“很”字的“双人旁”换成“足字旁”就是“跟”字。
师:换偏旁记忆,好!
生:我发现“前”与“后”是一对反义词。
师:对,找反义词也能帮助我们识字。
生:老师,我在“黑妹”牙膏的包装盒上见过“黑”字,我就记住了这个“黑”字!
师:在生活中识字,这个办法不错!
……
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,繁难的生字被大家的“奇思妙想”化解了,我不禁为孩子们的聪明才智鼓起了掌。我们欣喜地看到,孩子们能够熟练地运用已经掌握的各种方法来自主识字了。如,他们能联系已有知识、联系生活经验识字,“编顺口溜、猜字谜、找反义词、换一换、加一加、减一减”等各种方法都成为了孩子们识字的“良方”。
三、不断复现,巩固识字。
儿童识字,认得快,忘得也快。在识字教学中,我发现,识字是一个反复、长期的学习过程,而“不断复现”是巩固识字的重要方法,
这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“一回生,二回熟,三回四回成朋友”。结合学校引进的“魔法识字”,一看图二猜字三折纸四检测。采取开火车、你指我认、摘星星、小老师等学生喜闻乐见的游戏,让这些汉字不断地与孩子们见面。例如我在教学《小小的船》一课时,进行了探索。板书课题“小小的船”后,我先利用字卡让孩子们读准“船”的字音,然后出示各种船的图片,问:你们认识这些船吗?图片激发了学生对“船”的兴趣,在他们说对了各种船的名称后,我则随机在图片旁边出示:“帆船”“轮船”“游船”“渔船”……就在孩子们认识各种各样的船的同时,“船”这个生字也反复在孩子们面前出现了十几次。让孩子们在认识各种船的同时,也记住了“船”字。
四、拓展渠道,海量识字
汉语是母语,学生在生活环境中,可以接触到很多汉字:电视、同学、亲人的名字,商店的招牌,广告及家中物品的包装物等,可以说,汉字无处不在。所以,教材编排识字二中的三篇课文就引导学生平时留心观察,随时随地识字,如:发作业本时,让学生轮流发,从而认识同学的名字;星期天,让爸爸妈妈带着到大街上去“找汉字”,收获一定不小;家中物品的包装物上,汉字就更多了。诸如“红蜻蜓”“皮鞋”“饼干”“光明”“牛奶”“洗衣粉”……当学生能够正确地认读出生活环境中的字时,他是多么兴奋啊!此时再引导他们将收集到的商标、广告等汇集起来,装订成册,便成了一本生动形象、图文并茂的“识字读本”。
在识字教学当中,教师只有充分调动学生的识字愿望,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方法去自主识字,体验识字过程中成功的快乐,才能让学生的兴趣持之以恒。识字教学由枯燥变得有趣,由单一变得多样,成为学生的一种精神享受和生活需要,为以后的阅读和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。
(本文曾获国家级教育教学征文比赛一等奖)
作者单位:德阳外国语学校小学部 618000